2023年7月16日,成医附二院·416医院特聘专家、放射肿瘤治疗领域的知名专家夏廷毅在“中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医学物理师临床在职研修班”上,为来自多个国家的学者介绍了《放射外科治疗肿瘤模式的发展进程》。此次研修班是K8凯发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以及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等多个机构在核医疗领域合作的重要项目。
放射外科的革命性进展
夏廷毅教授从“放射外科的独特性”、“技术体系的建立”、“临床成果的丰硕”以及“推广面临的挑战”四个方面,深入揭示了放射外科在抗击癌症科技革命中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他强调,放疗是对抗癌症的核心武器,通过利用核能的辐射效应直接破坏癌细胞,与传统手术相比,避免了痛苦的切割和麻醉风险,同时也不会损害正常组织,甚至能刺激免疫系统对抗转移的癌细胞。
放射外科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放射外科作为放疗技术发展的高级阶段,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瑞典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拉尔斯雷克塞尔教授首次提出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概念。随后,1976年第一台应用此技术的设备问世,并迅速应用于体部肿瘤治疗,催生出多种放射治疗的新技术。夏廷毅指出,放射外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使其能够提供长期治疗效果,并成为现代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床应用推广面临的挑战
尽管放射外科的临床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实际推广中仍面临许多障碍,包括传统观念的束缚、专业偏见以及学术壁垒。例如,许多早期肺癌患者因对手术的误解而错过了最佳的放疗机会,尽管研究表明,放射外科能够实现高达90%的三年生存率。
突破与未来展望
夏廷毅教授呼吁克服当前的瓶颈、推动放射外科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以确保更多的癌症患者能够受益。他宣称:“放射外科是一个创新解决方案,有潜力与手术治疗并行不悖,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他坚定地相信,未来将迎来一个体无创、效率高的癌症治疗新时代。
在此次研修班上,K8凯发通过强化放射外科的广泛应用,积极推动相关知识的普及,以期为全球患者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让我们期待这一崭新治疗模式为更多癌症患者带来希望。